首页 | 论坛 | 资讯 | 房产 | 人才 | 汽车 | 生活宝 | 活动 | 商业合作 | 公益 | 广德网址公众号导航
生活宝手机客户端 | 微信服务号
 
 
 
 
  广德新闻 > 27 > 正文内容
泾县:推进教育扶贫 助力学子“圆梦”
 
新闻来源:各区县网   浏览热度:2024  

“是教育扶贫,让我有走进大学的机会。感谢脱贫攻坚政策,让我们圆了大学梦。”9月17日上午,在泾县举行的贫困大学生资助金发放仪式上,贫困学生刘文君激动地说。

      和刘文君一样,今年该县共有10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,得到了中国宣纸、皖南电机、科大讯飞等企业捐助的共22万元“圆梦金”。

      “各项教育脱贫政策和措施落地,让这些曾经在深山区里的孩子们走出大山,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。”泾县教体局表示,近年来泾县始终秉承“一切为了学生”的理念,打好资助“组合拳”,全面完成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子资助任务,做到学段全覆盖、标准最高档、对象无遗漏、项目可叠加、结果可查询。今年,该县各学段资助学生1394人,资助总金额120余万元。

应助尽助 有学上

      近年来,泾县聚焦“义务教育有保障”工作目标,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和“控辍保学”责任,实现县内就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,全县义务阶段适龄学生(除身体原因外)全部入学。目前,该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%,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%。

      工作中,该县重点突出抓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各学段国家资助政策落实,强化数据控辍、帮扶控辍手段,落实“三帮一”(学校、家庭、政府3名责任人帮扶一名辍学学生)复学行动,确保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有保障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“疑似辍学”学生的动态监测和联防联控、动员复学工作,确保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。同时,严格落实残疾人入学保障措施,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,对因特殊原因不能入学的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,实施“送教上门”服务。

      在规范教育资助管理中,泾县统筹整合教育、民政、工会、妇联、团县委等部门新入学大学生资助工作,避免重复资助。并通过政务公开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方式,多形式、多渠道、全方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,着力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。

应学尽学 上好学

      为了让贫困学生“学得起”“学得好”,近年来,泾县结合教育扶贫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季节攻势,重点围绕“两不愁、三保障”开展大排查,确保教育精准扶贫。

      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10月,根据省、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,泾县结合实际,由县教体、财政、民政、人社、扶贫、残联6部门联合制定了《泾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》。根据《办法》要求,学生申请资助时不需要家庭所在地乡、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出具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证明,改为学生本人或监护人书面承诺。在资助办理过程中,强化班级评议环节,做到规范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同时发挥公示环节作用,公布县教体局、学校举报咨询、投诉电话,做到阳光操作、公开透明。在此基础上,该县民政、人社、扶贫、残联等部门协调配合,准确掌握每一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原因、程度和受助需求,做到精准资助。同时,加强学生诚信教育,如发现有恶意提供虚假信息情况,一经核实,及时取消学生的认定资格和已获得的相关资助,并追回资助。各学校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,对受助学生开展励志教育、诚信教育、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,激励受助学生“刻苦学习、成人成才、学会感恩”。泾县中学为受助贫困学生建立资助成长卡、宣城市工业学校2007年以来一直开展“百名教师访千家”、各农村学校党员带头走访慰问贫困学生等活动,为资助育人做了有益尝试。

      值得关注的是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泾县教体局成立教体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织机构,全面排查贫困家庭学生学习、生活方面所受疫情的影响情况,扎实推进“停课不停学”工作。通过线上教学、线下“四送到户”,做好贫困家庭学生健康教育、心理疏导、学习指导。疫情防控“在线教学”期间,泾县社会爱心人士捐赠手机20部,省扶贫办与电信局捐赠手机3部,全部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用于在线学习。上级下达泾县1.1万元疫情防控专项学生资助资金,资助了110名学生,每生100元,主要用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为完成在线学习,用于购买手机流量或支付有线电视使用费补助,4月上旬已通过银行打卡发放到位。


微信扫描分享本条新闻
去广论发表我的看法 | 打印 | 关闭
 一周热门资讯
 推荐阅读
版权所有©数字广德 2004 - 2018 本站内容及设计严禁抄袭仿照 所有新闻内容出处均来自合作媒体
皖ICP增值电信信息业务许可证编号: 皖B2-20090043 安徽省互联网协会会员编号:00273 网站备案:皖ICP备05020491
危害信息举报电话:0563-6020163
页面执行时间:2,488.281毫秒